二百三十章 镇雄-《狼烟晚明》
第(1/3)页
二百三十章镇雄
因为朱燮元看到了王尔善断粮后从大方后撤时给朝廷的奏折:“乌蒙、芒部与安效良、奢崇明为安酋所饵,合四省之土司以抗我,我独以孤军撑持于危难中……”
在这份奏折里,王尔善提到了五股力量:乌蒙、芒部、安效良(乌撒)、奢崇明(永宁)、安邦彦(水西)。不过,显然王大人的结论与事实严重不符。首先,这场叛乱是奢安并起,王尔善认为奢崇明与其他人都是被安邦彦所饵,自然是大错特错。其次,除了安效良部,乌蒙与芒部并没有像乌撒的安效良那样举族皆叛,一两个寨子的人跟了叛军这个很可能有,但不能就此说整个部落全反了大明啊!当然,大祸临头,把敌人往死里夸大是大明官员们的一贯做法,王尔善自不能免俗;不过王大人虽也算亲临一线,但却并没有像朱燮元那样与孙杰、罗乾象并肩而战,周围都是张芳、解忠仁、陈其愚那样的人,因此,其认知还是浮在表面上,没有真正扎下去,各种误判和兵败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安效良不必说了,安邦彦的死党,是奢安之乱的三号人物。乌蒙部罗乾象介绍过,是设白的娘家,安效良的正妻安氏无子,因为安效良与安位关系好,设白和儿子安其爵总是受安氏的欺负。朱燮元叫安其爵承袭乌撒土司,乌蒙全族便归顺了大明帮设白去抢乌撒,此刻已是盟友。至于最后的芒部,则……等等,怎么好像以前没听过什么芒部?
没听过就对了——因为芒部早已四分五裂成了一盘散沙,各寨子都是各过各的,好久都没有能够号令全族的领导人物了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作为一个部落,芒部可以算名存实亡。
芒部是地名,同时也被用作部落名称。嘉靖年以后,那里设了府,于是部落还叫芒部,而地理上,那里变得赫赫有名——镇雄府!
之所以赫赫有名是因为各寨子间的乱战,乱成一锅粥那种——有人说,明廷取“镇雄”其名,也隐隐有“震慑群雄,你们都给我老实点别再乱打了”的含义。长达百年的乱战不能细说,否则会是一篇至少几万字的长文且与主旨无关,简而述之,不外乎几个亲族间为了承袭土司之职杀个你死我活。主要是陇氏家和禄氏两个家族,再加上大明的地方官无事生非挑拨离间,以及朝廷的乱点鸳鸯谱,百多年不停地打下来,偌大的镇雄府竟生生被折腾成无主之地——两大家族的人,连远亲带认的义子干亲,全死绝了!剩下的各寨,最大的人也不满两千,谁都没有号令各部的能力,于是鸡犬之声相闻各安其事,反倒落个清净。
张鹤鸣抚川时,孙杰偷袭毕节卫,便是取道镇雄府。大军过境,各寨主都知道若是倒向安长老纯粹是嫌自己命长,因此都是装聋作哑没人给安家送什么信,所以孙杰出其不意,毕节卫一鼓而下。
朱燮元孙杰等人在成都府商定的方案是一整套连环计:叫沾益陇氏和乌蒙两部去打乌撒、劳顺带了半数成都中卫的人马,又征发了万余民壮打了孙杰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入黔(孙杰放心不下,最后还是把亲卫营拨给了劳顺护送朱大人)、自率主力故技重施再次取道镇雄府给奢崇明的援军设伏、罗乾象领令伺机偷袭赤水卫……
最后,听完罗乾象对各部的介绍,再结合自己掌握的朝廷方面的各种信息,朱燮元琢磨了好一会儿,口里喃喃念叨了几句:“沾益陇氏、芒部陇氏、禄氏……”罗乾象刚刚想解释此陇氏非彼陇氏,被孙杰踢了一脚于是知趣地闭了嘴,朱燮元冲他们挤了挤眼狡黠地一笑,随手又扔出一颗好大的胡萝卜——给沾益陇氏又追发了一道正儿八经的公函:本抚听说镇雄府为陇氏袭封之所。本该择贤而立,然军务繁忙,你是陇家出来的,帮着找个族人承袭吧!
这个巨大、巨甜的胡萝卜当场就把陇氏砸晕了!以前时刻要担心小叔子安效良杀上门把孤儿寡母砍死,这倒好,不仅攀上大明朝廷做靠山,连八竿子打不着的镇雄府都让自己找继承人!天上还能掉下比这更美味的馅儿饼吗?!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