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陆恒感慨道:“中国的体质相对保守,不比美国这片开放的土壤,要行那改变之举,未来充满了变数。” 扎克伯格正襟危坐,脸上的表情不多,或者说,他并不擅于交际应酬。 不过聊到这方面的话题时,他还是很有兴趣。 “我了解过中国这个有趣的国家,强有力的政权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自由,可一旦认可了你,或许未来的变数虽多,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。” 陆恒惊讶的看着对方,他倒是没想到,对方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。 不过这与自己一直以来所做的,却是不谋而合。 陆恒做慈善、做公益,设立基金会,参与当地政府的城建计划,以及积极和实权部门交好,甚至想成为人大代表,无一不是在给自己刷印象分。 他很清楚,印象分一旦上去,潜在的危险就会变少。 扎克却是不知道这些,他对陆恒的了解,更多是来源于收到这次晚餐会人员资料的时候,被陆恒的年纪所惊讶,之后做出了种种调查。 随着调查的深入,扎克越发对陆恒感兴趣。 陆恒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商人,但他在投资领域,行事作风极为大胆,眼光非常独到。 并且,还有一个特质,十分吸引扎克。 那就是这个比自己还年轻五岁的男人,创意极多,执行力超强,往往在推出一个创意后,就会很快的投入到具体操作中。 相比自己,扎克自认他也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,但是不知怎的,或许是急剧膨胀的Facebook限制了自己,他总觉得自己的创意越来越不够了。 在扎克看来,互联网这一行,创意灵感的缺乏,是非常致命的问题。 也正是如此,扎克很乐意在今天的晚餐会上,认识一下陆恒,与他交流交流。 至于能不能迸发灵感,他不强求,但是朋友先交上,以后总会有些触发。 “陆,我对你那个滴滴打车十分好奇,你是怎么想到把出行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的?” 陆恒怔了怔,他总不能说自己具备超前多年的记忆吧! 当然,他说出来也没人相信。 陆恒微微一笑,“你很看好我这个模式吗?” 扎克点头,“十分看好!并且在我看来,这个模式更加适合我们美国的社会环境。” 陆恒拍了下手掌,竖了个大拇指,称赞道:“你说得没错,这种模式的确更加适合你们美国当前的社会环境。毕竟这种模式,不仅需要广阔的市场需求,还得具备硬性的科技环境。从这点上来说,在这个时间段、在中国推出滴滴打车,确实不如美国。” 见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同,扎克伯格很兴奋。 他在花了几个小时研究后,得出了这个结果,而现在,也得到了陆恒的赞同。 第(2/3)页